RIQA-CMS:电子后视镜测试的好帮手

作者:52rd | 发布日期:2024-05-28 | 标签:#测试课堂#
RIQA-CMS:电子后视镜测试的好帮手
虽然目前CMS产业日趋成熟,但仍有很多CMS测试项因为比较复杂,测试时需要复杂的准备和计算,无论是结合显示段采集到的数据分析,还是确定亮度值比例都需要一款专业软件来提升效率,解决测试分析中的痛点。

RIQA-CMS是一款专门针对间接视野装置测试开发的成像效果分析系统,解决了传统图像质量分析软件只能测试camera端图像的痛点,支持针对屏幕端成像效果的分析,全面满足ISO16505/UNR46/GB15084等国内外CMS测试标准的要求。
1.png
图1.RIQA系统主界面

在满足这些相关标准的基础上,RIQA-CMS还针对法规内的各种测试项功能逻辑和相关算法的优化。相较于传统消费电子在摄像头图像质量上的测试,应用于汽车领域的CMS更加关注整个系统的成像效果
CMS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是依托于屏幕监视器来呈现的,所以法规会更加关注直接面向用户视觉效果的屏幕监视器端的成像质量,在面对CMS亮度对比度复现、横向均匀性、灰度等级复现等测试项时,传统的测试项功能模块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RIQA-CMS在针对电子后视镜的测试系统中,摒弃了消费电子影像以分辨率、shading、色彩还原等图像质量测试项为分类依据,选择了以CMS的各个测试项为次级菜单,一目了然的功能界面更便于工程师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工作。
研鼎的成像效果分析软件不仅仅在功能逻辑上进行了优化,RIQA-CMS在算法上也进行了全面的适配,像闪烁、最小放大倍数、双点光源这些测试项是其他竞品分析软件无法完成的。
2.png

图2.RIQA-CMS测试项界面

接下来着重介绍一下GB15084中关于点光源测试的目的、原理及软件分析流程。
标准制定单位将点光源作为CMS测试项之一,是为了充分保证在夜间复杂的光照环境之下,驾驶员能够明确的区分车后机动车的两个前照灯,观察后面超车的车辆,以及识别车辆类型。测试要求通过拍摄模拟汽车的双点光源,使用光源判定算法来确定CMS能否完成对后车车辆的效果呈现。
标准在判定双点光源能否被识别时,使用了两种判定算法,二者只需满足其一即可。首先是点光源发现系数(PLSDF):
3.png

图3.用于确定PLSDF的再现点光源的亮度曲线

4.png

式中:

-- 水平方向最大亮度50%处两点间的宽度,单位米(m
-- 水平方向亮度曲线的最大值,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
-- 垂直方向最大亮度50%处两点间的宽度,单位米(m);
--垂直方向亮度曲线的最大值,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

判定:PLSDF≥2.7

另外一种判定依据是计算点光源对比度系数(PLSCF):

5.png

图4. 用于确定PLSCF的再现点光源的亮度曲线

6.png

式中:

  -- 水平方向亮度曲线的最小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

  -- 水平方向两个亮度峰值之间的最大亮度值,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

判定:PLSCF≥0.12

以下为某款CMS产品点光源测试流程:

第一步打开CMS点光源测试界面,添加camera拍摄的双点光源照片

7.png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分析区域及分析方式,点击开始分析

8.png


分析结果如下:

9.png

测试结果可以输出多种格式的分析结果软件,也可以待全部测试项完成后整体输出。

10.png

从以上测试分析流程上不难看出RIQA的简洁与便利,它在保证功能内核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对当下的主流产品进行了适配,大大优化了研发人员的测试流程,提升了测试效率。

同时,RIQA还是一款更加开放的成像质量分析软件,面向不同的用户可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更加适应国内快节奏的开发周期,能更好的服务各个领域的开发人员。